中国学术杂志网

乡村振兴战略对三农工作的作用

 论文栏目:三农问题论文     更新时间:2018/4/4 10:28:56   

“食为人天,农为正本”,“三农”工作历来是固本安民的根本性工作。自2004年起,中央一号文件连续14次锁定“三农”,凸显“三农”问题在我国重中之重的地位。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意味着中央将促进农业农村发展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

一、“三农”工作的新战略新变化

乡村振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这是对“三农”工作作出的新战略部署、提出的新要求,更是我们党在“三农”发展理论和实践上的又一重大飞跃,特别是“振兴”一词的使用,揭示了乡村曾经的辉煌与成就,更体现了党对乡村发展的高度重视。具体目标中,出现了四个方面的重大变化:一是生产发展变成了产业兴旺,要求农村产业不仅要发展,还要达到兴旺的更高要求;二是村容整洁变成了生态宜居,表明新战略对新时期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的目标要求更高,需要建设的内容更丰富;三是管理民主变成了治理有效,对农村社会治理的要求更高、更全,更注重结果导向;四是生活宽裕变成了生活富裕,要求农民生活水平要从过去的宽裕上升到富裕。同时,“乡风文明”传统提法得以保留,既反映了对过去新农村建设工作的继承性,又表明了加强农村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仍是新时期农村振兴发展的重要内容。

二、问题现状

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与党的十九大对国内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矛盾判断的转变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三农”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仍较为突出。

(一)不平衡问题。主要体现在: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产业、技术、人才、资金等要素配置存在较大差异,且要素自农村单向流向城镇的趋势明显;城乡设施服务不平衡,城乡基础设施与环境建设落差巨大,居民享受公共服务存在较大差异,城乡二元结构弊端仍然存在;农村区域之间不平衡,由于农村资源、条件等差异,各村发展的层次和水平不尽相同,即使同一乡镇也存在富裕村与贫困村,农村的聚合功能不断退化。

(二)不充分问题。主要体现在:产业发展不充分,大多农业产业链条短、效率低、效益差,产品特色不明显,现代农业总体占比不高;生态建设不充分,农村生态环境局部好转、整体恶化趋势尚未得到有效改变,生态改善任务较为艰巨;增收渠道不充分,传统种植、养殖等增收渠道缩窄、动能趋弱,农民增收后劲不足,农民就业择业能力差,劳务经济长期处于徘徊状态;作用发挥不充分,集体经济发展严重滞后,乡镇发展“一乡一品”产业导向性不强,基层组织特别是党组织领富能力不强。

三、原因分析

“三农”问题涉及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诸多方面,其中,农业长期低水平发展、现代产业发展不充分、城乡政策差异、制度失衡是阻碍“三农”发展的重要原因,具体表现为四点。

(一)农业增效速度相对缓慢。农业经营规模总体偏小的局面长期持续,农副产品价格持续低迷,农业生产成本大幅度上升,单户小面积种植影响着现代高效农业技术的应用,绝大多数农民增收的关键点已不再聚焦在自家的“一亩三分地”上了。同时,农村土地“三权”改革尚在初期阶段,农业增效面临诸多障碍。例如,定兴是平原农业大县、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但远不是农业发展强县,种粮成本上升导致冬季农田撂荒加剧,发展现代农业占比不高,现代农业园区规模小、聚合力不高,这都是阻碍农业增效的重要原因。

(二)产业发展的承载力不够。具体到县一级,近年来县城建设、园区建设发展速度很快,具备了一定的产业发展基础,但用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吸纳农村劳动力充分就业来衡量,产业发展、小城镇建设仍然不够充分,承载力远远低于广大农民致富增收的需要,导致城乡二元结构有加剧的趋势。

(三)体制机制方面仍然存在障碍。金融方面,国有银行在农村重吸储轻放贷,乡镇企业和农民个人贷款困难;户籍管理方面,农村人口向小城镇聚集仍存在诸多限制,特别是在就业、上学、医疗、迁移、福利、社会保障等方面受到诸多限制;土地权益分配方面,受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形式多样、历史遗留问题等多因素综合叠加影响,损害农民土地承包权益的现象仍时有发生。

(四)部分基层党组织功能不强。乡村干部特别是村级干部工作职权小责任大、待遇低任务重,“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部分干部疲于应付,主观能动作用发挥不够,导致基层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弱化。同时,农村人才流失严重,而留守居民年龄偏大,文化层次偏低,党的基层组织在选用人才方面存在“三军易得,一将难求”的苦恼。

四、思考与建议

解决“三农”问题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要坚持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多管齐下、综合施治,全面兴产业、强基础、优服务、补短板,打造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现代化新乡村。

(一)发展产业体系。坚持“两条腿”走路,走城乡融合式发展道路。一方面,做强县域现代产业支撑。找准定位、做强支撑,集中优质要素,创优营商环境,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为农民就业增收搭建平台、创造条件。另一方面,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首要是强化主体培育,推动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培育壮大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其次是促进农业增效,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抓手,加快调结构、建园区、创品牌,大力发展质量农业、科技农业、绿色农业、品牌农业,不断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再次是发展新型业态,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农业、创意农业、农村电商等新业态,促进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特别要注重发挥“互联网+”的作用,加快构建农村电商支撑体系,建立覆盖全域、品类齐全、特色鲜明的农产品电商网络,加快释放乡村农业发展的潜力。

(二)建设美丽乡村。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提升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能力和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改善人居环境,统筹抓好农村水、电、路、气、房、讯等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抓好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污水处理,大力开展村庄绿化,全面提升农村建筑风貌和村容村貌。彰显乡村特色,借助发展全域旅游,培育打造集现代农业、休闲旅游、田园社区为一体的特色小镇和田园综合体。倡导文明风尚,重视乡村精神文明建设,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个方面,培养农民正确的价值取向和行为习惯,培育文明新风,创建文明村镇。

(三)深化乡村改革。坚持以乡村改革激发振兴动力、增添振兴活力。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探索“三权分置”多种实现形式,真正让农户的承包权稳下去、经营权活起来。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加快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推广“合作经济”“乡村旅游”“集体股本”等盘活农村集体资产经验做法,鼓励村集体利用现有资源,整合上级涉农政策,推动“一乡一园”“一村一品”建设,确保集体经济持续稳定增收。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放宽城镇落户条件,制定和完善就业、就学、保障、医疗等配套政策,鼓励引导有条件的农民转化为城镇居民,保障其与城镇居民享有同等待遇。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建立完善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的利益补偿机制,培育竞争适度、开放有序、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现代农村金融市场体系,深化农村金融服务,为加快农业现代化、产业化发展提供保障。

(四)改善乡村治理。创新乡村社会治理,加强基层队伍建设,确保农村更加和谐安定有序。一是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发挥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强化政治功能,把每个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的坚强战斗堡垒;强化服务功能,注重把党支部建在产业上、把党员聚在产业上、让农民富在产业上,通过党员致富带头人为农民送政策、送信息、送技术,实现党建促产业、产业带民富的生动局面。当前,重点要把握好新一轮村“两委”换届工作,持续优化农村干部队伍结构,提升基层党组织的治理能力。二是加强农村便民服务平台建设。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进一步完善村级便民服务中心运行机制,建设加强与群众联络沟通、教育引导、服务保障为一体的优质平台。三是加强农村意识形态工作。切实加强农村宣传阵地建设,提升党的声音在农村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使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以思想政治引领夯实社会稳定根基。四是加强“三农”人才队伍建设。大力提高农村干部队伍素质,进一步丰富物质激励和精神鼓励,使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基层干部脱颖而出;完善基层农技服务政策,健全农业科研人才培养支持机制,着力培养更多活跃在乡村一线的农技人员;采取优化生活保障、提高政治待遇等方式,充分发挥新乡贤等群体的作用,吸引有知识、懂技术、会经营的有志青年返乡创业,为农业发展注入新活力;充分调动第一书记、大学生村官、新型经营主体的积极性,为农村培养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带头人,汇聚起乡村振兴的磅礴之力。

作者:赖晓庆

学术网收录7500余种,种类遍及
时政、文学、生活、娱乐、教育、学术等
诸多门类等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三农问题论文
@2008-2012 学术网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音像制品经营许可证
主机备案:200812150017
值班电话
0825-6697555
0825-6698000

夜间值班
400-888-7501

投诉中心
13378216660
咨询电话
唐老师:13982502101
涂老师:18782589406
文老师:15882538696
孙老师:15982560046
何老师:15828985996
江老师:15228695391
易老师:15228695316
其它老师...
咨询QQ
89937509
89937310
89903980
89937302
89937305
89937307
89937308
业务
综合介绍
在线投稿
支付方式
常见问题
会员评价
官网授权
经营许可
关于我们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友情链接
人员招聘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