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杂志网

中西医护理改善老年高血压的效果

 论文栏目:中医基础论文     更新时间:2020/3/20 11:44:55   

【摘要】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护理改善老年高血压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效果。方法在医院2018年1月—2018年6月就诊的老年高血压患者中选出60例,按照随机数字法的原则,分成研究组(n=30)和参考组(n=30)。参考组采用单一西医护理,研究组在此之外联合中医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入院时研究组与参考组SAS、SDS、SF-6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护理后1月、3月与参考组相比,研究组SAS、SDS评分显著降低(P<0.05),SF-6评分显著升高(P<0.05);研究组患者对中西结合护理满意度为96.67%,参考组患者对西医护理满意度为73.33%,研究组满意度较参考组高,差异显著(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护理能够有效改善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生活质量。

【关键词】中西医;护理;改善;老年高血压患者;心理状态;生活质量

高血压的发病率较高,同时对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多种不便,老年人的心理承受能力弱,长时间受到疾病带来的困扰容易滋生出各种负面情绪,如焦虑,恐怖,不安,抑郁等。据相关文献报道,我国目前有超过半数的老年人正在饱受高血压的折磨[1]。在过去,人们普遍认为,伴随着年龄的增长,血压也随之增高,属于正常的生理变化[2],近几年,高血压等慢性疾病对老年人带来的心理以及身体上的痛苦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成为医学上研究的热点,同时对其护理方式也成为研究热潮。本次研究旨在探讨中西结合护理对于改善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心理状态以及生活质量的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在本院2018年1月—2018年6月来就诊的老年高血压患者中选出60例,随机分成研究组(n=30)和参考组(n=30)。纳入标准为:(1)年龄≥65岁;(2)血压异常增高,超出正常范围者;(3)有相关病史,此次以高血压为主要症状就诊者;(4)了解本次相关研究内容并表示同意协助研究,患者及其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身体状况不佳,严重器质性病变,无法协助研究的患者。参考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65~83岁,平均年龄(74.2±5.3)岁;研究组男15例,女15例,年龄66~85岁,平均年龄(73.8±6.4)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方法所有研究对象均予以降压治疗。参考组进行西医护理,即维持呼吸,给氧,建立静脉通道,定期监测血压,饮食调节,避免刺激,防治并发症。研究组进行中西结合护理,给予心理调节与安慰,并对症处理,对于肝火旺盛的患者,可用中药进行适当调节,如菊花,羚羊角,莲子心等泡茶冲服;对于阴虚阳盛的患者,可调节饮食,尽量保持清淡,联用针灸;对于阴阳两虚的患者,可按照中医推荐服用一些补气血健脾胃的食物,如羊肉、甲鱼等,同时联合针灸足三阴穴、风池穴等穴位;对于痰湿中阻的患者,应保持病房通风向阳,空气良好,同时针刺内关,风池等穴位。1.3观察指标(1)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使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anxietyscale,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depressionscale,SDS)评分进行评估,SAS评分[3-4],共20个题目,分为A~D4级,分别计1~4分;SDS评分[5]:评分标准同SAS,分值越高,患者焦虑、抑郁症状越严重。(2)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使用SF-6量表[6]进行评估,从8个方面反映患者的生活质量,每项各100分,分值越高,生活质量越高。(3)两组患者满意度:满意度=(总人数-不满意人数)/总人数×100%。。1.4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20.0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独立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对比入院时两组SAS、SDS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护理后1月、3月与参考组相比,研究组SAS、SDS评分显著降低(P<0.05)。具体数据见表1。2.2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对比入院时两组SF-6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护理后与参考组比,研究组各项评分显著升高(P<0.05)。具体数据见表2。2.3两组患者满意度对比经护理后对两组进行满意度调查,研究组患者满意度为96.67%,参考组患者满意度为73.33%,研究组满意度较参考组高,差异显著(P<0.05)。具体数据见表3。

3讨论

老年高血压属于一种常见现象,发病率极高,目前在我国约有超过半数的老年人正在饱受高血压疾病的折磨,老年高血压疾病一般有以下几种表现:(1)单纯的收缩期血压增高,此种类型最为常见,老年人血管动脉硬化伴粥样形成,弹性减低,对于血压的波动,舒缩能力下降,因此收缩期压力升高,而对舒张压没有显著影响[7-8]。(2)患者血压波动异常。此种类型对患者心脑血管等器官损伤极大,容易受到环境以及患者体内血液动力学改变影响,此种类型也可能与患者体内血压调节机制紊乱有关,因血压调节机制失效,使得血压随血流量的变化而产生异常波动[9-10]。(3)其他类型:此种类型与患者的生活习惯,身体状况多有关联,如患者经常食用含钠较高的食物,容易引起高血压;其他心脑血管及因素,也容易并发高血压[11-12]。本文研究结果可知:入院时两组患者SAS、SDS、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护理后1月、3月,研究组SAS、SDS评分显著低于参考组(P<0.05);可见参考组与研究组相比心理状态较差。入院时两组SF-6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护理后,与参考组相比,研究组各项评分均显著升高(P<0.05),可知参考组的生活质量较差。研究组患者对中西医结合护理满意度为96.67%,参考组患者对西医护理满意度为73.33%,研究组满意度较参考组高(P<0.05)。老年高血压常给患者的日常生活带来诸多不便,如行走困难,不能独立生活,容易造成负担,这常常对患者造成极大的心理压力和负担,给患者带来困扰。本次研究联合中西医,从西医角度根据发病机制进行对症治疗,我们推测其发病机制可能为:随着患者年龄的增加,其动脉导管壁内层增厚,弹性组织减少,纤维成分增加,同时伴有长时间的脂质沉积、结缔组织增生导致患者的血管脆性增加,顺应性降低,血管不能伴随血压波动进行自身调节,从而导致高血压的形成,同时也可能与患者体内的血压调节机制失衡有关[13-15]。据此西医对患者进行降压治疗,减免患者痛苦,同时联合中医对患者支持护理,滋阴补阳,健五脏补气血。西医精于从根本治病,从发病机制出发,中医精于调理,巩固人之根本,提高人体基础。中医联合护理兼顾根本治疗与基础护理,见效显著。综上所述,中西医结合护理与传统西医护理相比有着突出优势,其能够明显改善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心理状态,并且大幅度提高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邵凤霞

学术网收录7500余种,种类遍及
时政、文学、生活、娱乐、教育、学术等
诸多门类等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中医基础论文
@2008-2012 学术网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音像制品经营许可证
主机备案:200812150017
值班电话
0825-6697555
0825-6698000

夜间值班
400-888-7501

投诉中心
13378216660
咨询电话
唐老师:13982502101
涂老师:18782589406
文老师:15882538696
孙老师:15982560046
何老师:15828985996
江老师:15228695391
易老师:15228695316
其它老师...
咨询QQ
89937509
89937310
89903980
89937302
89937305
89937307
89937308
业务
综合介绍
在线投稿
支付方式
常见问题
会员评价
官网授权
经营许可
关于我们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友情链接
人员招聘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