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清小说研究》在国内外均有较高的学术地位:国内大陆内地各省、市、自治区均把本刊列为国家级期刊,各著名高校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吉林大学、南开大学、山东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等著名高校均把本刊列为重点期刊;在台湾、香港,许多高校如香港中文大学、浸会大学、台湾大学、中央大学、台湾师范大学、中正大学、成功大学、世新大学等,也都把本刊列为一级期刊。本刊在国外的影响也比较大,特别是在韩国、日本、法国、美国、东南亚一带的汉学家中反响很大。清华大学、中科院、南京大学的数据库和《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上海图书馆报刊索引》等期刊等国内著名数据库和检索期刊均收录本刊。
1、中文核心期刊:
1996-2011年连续5届中文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1996)、中文核心期刊(2000)、中文核心期刊(2004)、中文核心期刊(2008)、中文核心期刊(2011))
2、南大核心期刊:CSSCI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3、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要览(2008年版)
4、数据:MARC数据、DC数据
5、图书馆藏:国家图书馆馆藏、上海图书馆馆藏
6、影响因子:
截止2014年万方:影响因子:0.086;总被引频次:243
截止2014年知网:复合影响因子:0.257;综合影响因子:0.098
二、开拓新的研究领域的论著;
三、对某些问题作宏观研究的论著;
四、中外比较,并在比较中探寻中国古代小说民族特色的论著;
五、进行深入理论探讨,有利于建立有中国特色的文学理论的论著;
六、各级研究课题的成果。本刊发表文章前请求作者承诺无抄袭,未一稿多投。来稿一般请控制在8000字以内,最长不要超过10000字。对于在文献资料方面有突破性发现的著作,本刊优先发表,不限篇幅。
学术杂志网是专业学术杂志网站,本站持有《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和《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依法从事国内所有合法期刊订阅及增值电信业务中的信息服务业务(互联网信息服务),本站不是明清小说研究杂志官网,直投稿件的朋友建议联系杂志社编辑部。
学术杂志网公告:
1、速度快:内部订阅通道快速下单,大大缩短了时间;
2、发刊快:凡是在本站下的订单,可享受快速见刊;
3、沟通好:专业老师和你一对一及时沟通,有问题可随时修改订单;
4、有保障:有专业团队,为您修改需要返修的订单;
学术杂志网声明:
1、为国家承认、正规、合法、双刊号期刊
2、中国期刊网可查询,并全文收录
3、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可查询,收录期刊
4、本站只收取最低限度的订阅费用,如果还有比本站订阅价格更低,一周之内可以退出多收款项。
5、本站成功率高,没有成功的全额退还一切费用。
学术杂志网订阅流程:
1.提出要求 → 2.推荐刊物→ 3.支付订金 → 4.确认订单 → 5.发通知书 → 6.快递杂志
答:由客户确定类型,由本站为客户根据期刊排版日期、收费情况来推荐给客户,订阅价格可以适当下调,并且出稿的速度会更快。
2.信用有保证吗?
答:学术杂志网建站7年以来,各方面取得了非常的业绩,开通了支付宝信认商家服务,可以担保交易;网银在线支付是首批2005年用户;所有的银行卡号都是2004年注册的;付款可以支付到对工帐户(工商银行)。如果有欺骗行为,所有的收款方式都早就被注销了。
3.你们的网站有退款服务吗?
答:请客户保留汇款凭证。不成功全额退还客户。
4.什么是国家级、省级、核心期刊
答:“国家级”期刊,即由党中央、国务院及所属各部门,或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各民主党派和全国性人民团体主办的期刊及国家一级专业学会主办的会刊。“省级”期刊即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其所属部、委办、厅、局主办的期刊以及由各本、专科院校主办的学报(刊)。核心期刊是学术界通过一整套科学的方法,对于期刊质量进行跟踪评价,并以情报学理论为基础,将期刊进行分类定级,把最为重要的一级称之为核心期刊。
5.一般多长时间?
答:根据客户的要求和选择的期刊类型不同,而且编辑部也有时间安排,不排除有更长久的时间,建议有需求的用户一般提前2个月就开始提交订单比较理想。
6.我可以随时跟踪进展情况吗?
答:当然,我们的每一位客户,都会分配一名专职的客服为你全程负责,随时通报进展情况。
7.是否可以真的做到100%?
答:一般来说,可以做到98%以上,如果编辑手里的文章已经比较多的时候,就会推迟一些。该期刊特别忙的话,在征得客户你的同意后,可以免费更换同级期刊。
8.可以通过那些方式付款?
答:目前,我们支持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邮政储蓄等银行的柜台汇款;网银在线付款;支付宝、淘宝在线付款;企业的对工帐户付款。对工帐户是“四川博文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有疑问请联系投诉与建议中心杨老师:13378216660。
"剪灯二话"与明代传奇小说的发展趋势 皋于厚
清代前中期小说批评刍议 石麟,SHI Ling
吴敬梓《诗说》与《儒林外史》 顾鸣塘,Gu Min tang
《儒林外史》与《鸳鸯针》 金晓民
『葺城女士』非『松江张宛玉』辨兼及吴敬梓与袁枚关系问题 王进驹
曹雪芹及其《红楼梦》人文构成斠原举证 严迪昌
《红楼梦》与基督教文化 向彪,Xiang Biao
论《巴黎茶花女遗事》对清末民初小说创作的影响 许海燕,Xu Hai yan
1906新变与挣扎近代小说史上不可忽视的一年 张菡,Zang Han
妄续新篇愧昔贤《续镜花缘》研究 王琼玲
李伯元,《绣像小说》编者的确认 王学钧
试析《绣像小说》的读者定位 徐振燕
《绣像小说》与"益智问答" 李欣
《三国演义》与谶纬神学 熊笃
《西游记》及其作者与盱眙 敦玉林
《平妖传》二十回本与四十回本的先后问题 朴明真
林钝翁生平考 王长友,Wang Chang you
《水浒传》续书的叙事重构和接受批评 刘海燕,Liu Hai yan
论俞万春的《荡寇志》 魏文哲
台湾五十年来唐人小说研究历程及其特征 陈友冰,Chen Yiu bing
中国古代小说研究论文要目索引(2001年7月一9月) 淮茗,Huai Ming
神话历史化的原因及其对小说的影响 许并生,Xu Bing sheng
作为当代精神文化现象的明清小说--兼论明清小说的阅读与诠释 刘勇强
从公案到侦探--论晚清公案小说的终结与近代侦探小说的生成 苗怀明
史笔寓褒贬抑曹尊蜀汉--论《三国志演义》"拥刘反曹"思想的史传渊源 关四平,Guan Si ping
下降到物质--肉体形象--论《水浒传》中的英雄 韩石
从玉皇庙到永福寺--《金瓶梅》的构思(续) 大塚秀高,柯凌旭
凌濛初佚作及交游补考 郑志良,Zgeng Zhi liang
《文木山房诗说》三题 周兴陆,金宰民,Zhou Xing lu,Jin Zai ming
有关红学的新材料 潘承玉,Pan Cheng yu
论红楼梦诗词的女性意识 莫砺锋,Mo Li feng
男性历劫和女性阉割的双重主题--试阐《红楼梦》的男性写作视角 张媛
"绛洞花主"确属后人妄改--兼答蔡义江先生 邓遂夫
陆容和他的《菽园杂记》 吴道良
乾隆全盛时代扬州文明的实录--《扬州画舫录》 张蕊青
《柳崖外编》作者徐昆生平考 占骁勇,Zhab Xiao yong
《红白花传》研究 萧相恺,Xiao Xiang kai
汉喃研究院所藏越南汉文小说《传记摘录》研究 陈益源
《三国》版本研究的硕果--读中川谕的《《三国志演义》版本的研究》 黄霖,顾越
小说史研究的新突破--读陈大康先生《明代小说史》 刘秦
《三国》叙事学研究的开拓之作--评《三国演义叙事艺术》 沈伯俊
破谜与借鉴--评石钟扬著《性格的命运--中国古典小说审美论》 戴建国
金圣叹与中国叙事学 竺洪波
宋人说话家数考辨 冯保善
浅析文言小说叙事艺术的演进--以梦小说为中心 潘峰
"稗官野乘悉为制义新编"--论明清小说对八股文的影响 黄强
《三国演义》在泰国 吴琼
《三国演义》艺术心理探讨二则 王海洋
再论《金瓶梅》 徐朔方
论《金瓶梅》中西门家族的社交圈及其叙事张力 王建科
《金瓶梅》在韩国的流播、研究及影响 金宰民
从经济效益的角度看"三言二拍"传播社会规范与向往追求社会资源的矛盾 潘健
论"三言"之梦 周广秀
《肉蒲团》作者非李渔考辨 孙福轩
《铁冠图全传》为明末清初时事小说考 成敏
文康任凤阳府通判事迹辨正 许隽超
清代文言小说家潘纶恩生卒定考 陆林
明清文学中的打瓜子 张勃
论《儒林外史》的兄弟群体 陈兮
"万艳"芳魂筑红楼论《红楼梦》死亡描写的结构作用 王颖卓
论《浮生六记》陈芸形象的文化底蕴 黄芸珠
吴趼人:在保守与改良之间 魏文哲
《新小说》创办刊行情况略述 郭浩帆
站在巨人肩上前行写在胡适先生逝世40周年的日子里 胡文彬
读《唐传奇新探》 程国赋,吕贤平
读徐保卫《李渔传》 徐柏容
《周仓考》补正 胡小伟
从孤独到归依论《红楼梦》创作的潜在心理动机 陈惠琴
《红楼梦》悲剧的近代思考王国维与鲁迅《红楼梦》评论之异同 徐敏
《西游记》与山西 孟繁仁
论冯梦龙、凌濛初与通俗文学的传播 聂付生
董说交游补考 陆勇强
《醒世姻缘传》的研究序说--关于版本和成书年代问题 杨春宇
论道教思想对《镜花缘》的影响 刘雪梅
《三异笔谈》与《绪南笔谈》二书之关系及其作者小考 占骁勇
近百年来的金圣叹研究--以《水浒》评点为中心 黄霖
《中国小说史略》第二十篇"明之人情小说"(下)所存在的几个问题浅谈 邱江宁
《邻女语》新论 朱德慈
李伯元与白云词人谈小莲 王学钧
佛山大树堂《吴氏族谱》的新发现 任百强
中国古代小说研究论文要目索引 淮茗
说诗与作诗:林黛玉的两重性 张宏生
论白居易诗对《红楼梦》的影响 饶道庆
《红楼梦》笑话的艺术特征与文化意蕴 刘永良
论宝玉的年龄 叶永胜
《红楼梦》作者献疑 沈新林
《新小说》与清末的"政治小说" 于润琦
蔡元培与清末政治小说 侯敏
李渔小说的"反流俗"与"媚俗" 张蕊青
"团圆"与"因果"--论《五色石》与《八洞天》中的"补天"之道 王韬
明代话本小说中的徽商形象 刘艳琴
话本小说叙事的经典--李渔叙事美学特征论 孙福轩
"贬霸王"故事与城隍信仰 刘玉红
从《大别狐妖》到《二刻拍案惊奇》再到《型世言》看狐妖谭内容的变革与继承 村田和弘,李寅生
《怪异录》非袁枚作考论 王英志
《何氏语林》是否包含《世说》的内容 周小兵
朱鼎臣本《三国志史传》探考 张志和
论《水浒传》的设色之道及其"五色"构图原理 李桂奎
从《姑妄言》看三教文化的衰落 王长友
文化自觉、身份体认、诗意生存《儒林外史》的文化诉求 胡发贵
中国理想女性之美--从中、越《金云翘传》比较中看民族审美的差异 王玉玲
杂谈红学史的编纂--序陈维昭《红学通史》 黄霖
本世纪第一届国际《红楼梦》学术研讨会在扬州举行 胡晴
庸众的沉沦与哲人的悲哀--《金瓶梅》读札 耿春红,Geng Chunhong
"小小一物,遂能作无数文章"--谈《金瓶梅》中几件"物事"的妙用 朱全福,Zhu Quanfu
《聊斋志异》的梦幻世界 石育良,丁岸,SHI Yuliang,DING An
论《聊斋志异》假象寄兴的审美世界 吕逸新,Lv Yixin
题咏派红学的缘起、衍化及价值新估 赵建忠,Zhao Jianzhong
张大受《书楝亭银台诗后》的发现及作期考辨与曹立波先生商榷 孙书磊,刘水云
《红楼梦史表》:"红学"史上最早的"表解"著作 周兴陆,Zhou Xinglu
从虚无党小说的译介与创作看无政府主义对晚清小说的影响 张全之,Zhang Quanzhi
从前期《小说月报》看清末民初对小说长短篇的认识 邱培成,Qiu Peicheng
《娇红记》研究二题 丁烨
新发现明代中篇传奇小说《巫山奇遇》考略 潘建国,Pan Jianguo
关于《绝缨三笑》 大塚秀高,刘珊珊
未见著录小说两种叙录 萧相恺,Xiao Xiangkai
《中国古代小说总目》(文言卷)补正 任明华,Ren Minghua
《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神魔化浅谈 刘红林
《祷杌闲评》文化意蕴管窥 关四平
《祷杌闲评》"棬"字意义考 张成全
成年人的童话从政治美学的角度看《七侠五义》 王韬
论《花笺记》的体裁特征 叶岗
"中国古代小说文体研究:历史与理论"学术研讨会综述 叶楚炎
第四届中国古代小说文献与数字化研讨会综述 孟杰
同源异派,二水分流——略论中国古代章回小说的两个发展路径 冯保善,Feng baoshan
明代小说与民间说唱之双向互动现象初探 纪德君,Ji dejun
论乾隆朝小说禁毁的种族主义倾向 胡海义,程国赋,Hu haiyi,Cheng guofu
从明清通俗小说看皇权专制制度下中国商人及商业资本的命运 刘倩,Liu qian
古代小说中的"九天玄女"考论 李景梅
"西游戏"与《西游记》的传播 王平,Wang ping
现代学术的范式——"五四"时期《西游记》学术史论之二 竺洪波
上图抄本《红楼梦》与沈星炜 杨绪容,Yang xurong
评红学索隐派的"明珠家事说"——对红学史的一个检讨 王人恩
新发现的黄世仲小说《义和团》 颜廷亮,Yan tingliang
出房·堂备·寅半生——对晚清一位小说理论研究者的考察与探讨 刘德隆
刘向《列女传》的体例创新与编撰特色 陈东林
晚明文言小说《觅灯因话》发微 乔光辉
论杨慎小说观及文言小说创作 吴波,曾绍皇
李渔交游考辨 黄强,王金花,Huang qiang,Wang jinhua
论李渔的"怪异"——兼论其启蒙思想与人文精神 沈新林,Shen xinlin
从《连城璧》及其《外编》看李渔的两性观 刘淑丽
论《三国演义》的尚理倾向及其传达方式 曹萌,Cao meng
論笑笑先生是徐渭 邢慧玲
《姑妄言》与江阴 王长友,Wang changyou
"情""欲"的意义:《姑妄言》的夫妻情爱观 段江丽
《夷坚志》在古代日本的传播与接受 周以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