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中文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1992)
2、影响因子:
截止2014年万方:影响因子:0.358;总被引频次:460
截止2014年知网:复合影响因子:0.052;综合影响因子:0.028
3、黑龙江档案杂志荣誉:
1991年获全省首届书刊校对竞赛二等奖
2002年被评为良好期刊
2005年选送的6篇文章获黑龙江省第八届期刊优秀编辑奖
优秀编辑一等奖和二等奖
2.填写服务登记表。您把文章及作者信息(姓名、电话、单位、邮编、详细联系地址、简介。简介格式:姓名,(19**-),性别,**省**市(籍贯),(职称),博士(学历),研究方向:**)等作者信息发到我站信箱。(如果超过24小时没答复,请选择用其他方式联系)说明需要推荐到什么类别,什么级别的刊物,如果有时间限制,请说明。
3.预付一定的代发费用定金(成功后补齐金额,如不成功,将退还给您)。
4.捷迅论文网杂志期刊编辑部审核通过后,告知发表的时间。
5.杂志出版后,由杂志社给您邮寄当期刊物1-2本。
6.如果论文不能透过审核,退回修改,再审核,如果再次不能通过,将退还定金。
7.本站杂志期刊资源丰富,发表周期短,所以本着薄利多销的原则,收取代发费用较低。
学术杂志网是专业学术杂志网站,本站持有《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和《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依法从事国内所有合法期刊订阅及增值电信业务中的信息服务业务(互联网信息服务),本站不是黑龙江档案杂志官网,直投稿件的朋友建议联系杂志社编辑部。
学术杂志网公告:
1、速度快:内部订阅通道快速下单,大大缩短了时间;
2、发刊快:凡是在本站下的订单,可享受快速见刊;
3、沟通好:专业老师和你一对一及时沟通,有问题可随时修改订单;
4、有保障:有专业团队,为您修改需要返修的订单;
学术杂志网声明:
1、为国家承认、正规、合法、双刊号期刊
2、中国期刊网可查询,并全文收录
3、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可查询,收录期刊
4、本站只收取最低限度的订阅费用,如果还有比本站订阅价格更低,一周之内可以退出多收款项。
5、本站成功率高,没有成功的全额退还一切费用。
学术杂志网订阅流程:
1.提出要求 → 2.推荐刊物→ 3.支付订金 → 4.确认订单 → 5.发通知书 → 6.快递杂志
答:由客户确定类型,由本站为客户根据期刊排版日期、收费情况来推荐给客户,订阅价格可以适当下调,并且出稿的速度会更快。
2.信用有保证吗?
答:学术杂志网建站7年以来,各方面取得了非常的业绩,开通了支付宝信认商家服务,可以担保交易;网银在线支付是首批2005年用户;所有的银行卡号都是2004年注册的;付款可以支付到对工帐户(工商银行)。如果有欺骗行为,所有的收款方式都早就被注销了。
3.你们的网站有退款服务吗?
答:请客户保留汇款凭证。不成功全额退还客户。
4.什么是国家级、省级、核心期刊
答:“国家级”期刊,即由党中央、国务院及所属各部门,或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各民主党派和全国性人民团体主办的期刊及国家一级专业学会主办的会刊。“省级”期刊即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其所属部、委办、厅、局主办的期刊以及由各本、专科院校主办的学报(刊)。核心期刊是学术界通过一整套科学的方法,对于期刊质量进行跟踪评价,并以情报学理论为基础,将期刊进行分类定级,把最为重要的一级称之为核心期刊。
5.一般多长时间?
答:根据客户的要求和选择的期刊类型不同,而且编辑部也有时间安排,不排除有更长久的时间,建议有需求的用户一般提前2个月就开始提交订单比较理想。
6.我可以随时跟踪进展情况吗?
答:当然,我们的每一位客户,都会分配一名专职的客服为你全程负责,随时通报进展情况。
7.是否可以真的做到100%?
答:一般来说,可以做到98%以上,如果编辑手里的文章已经比较多的时候,就会推迟一些。该期刊特别忙的话,在征得客户你的同意后,可以免费更换同级期刊。
8.可以通过那些方式付款?
答:目前,我们支持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邮政储蓄等银行的柜台汇款;网银在线付款;支付宝、淘宝在线付款;企业的对工帐户付款。对工帐户是“四川博文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有疑问请联系投诉与建议中心杨老师:13378216660。
学习宣传贯彻《黑龙江省档案管理条例》全省档案工作步入法制轨道 杨英才
哈尔滨市档案法制建设成效显著 周元库
贯彻执行《条例》提高执法水平 朱文宽
学习《黑龙江省档案管理条例》有奖知识问答活动通知
认真贯彻《条例》各区组建档案机构 葛宏宇
东宁要塞群发现始末 韩茂才
把地籍档案规范化管理落到实处 张东滨,吕伟,耿艳辉
档案检索体系论纲 戴璞
论电子文件的原始性维护 张莉
档案分类标引、主题标引问题例证与分析 辛连喜,马润川,季健
档案工作应跟上生态农业建设的步伐 康志仁,高慧娟,杨洪波
大力开发档案信息资源主动搞好提供利用工作 舒爽,赵丽娜
档案工作为旅游业的启动和发展服务 王芳,曹丽华
强化现代企业制度条件下的档案工作为企业创一流提供有效服务 哈尔滨电机厂有限责任公司
双鸭山市档案工作在『九五』期间取得优异成绩 路照荣
重基础抓管理档案综合管理跃上新台阶 凌岩
发扬兰台精神献身档案事业 王志宏
档案室装具应该"减负" 李丽红,矫钟钢
政府上网后的档案工作 赵金波,邹琳,陈霞
网络化与高校档案工作 王永平,张宁,尹孝江
农业科技档案的特点及在建设生态农业中的作用 王蕴良,孙玉恒,李继红
企业档案利用和服务的问题及对策 周慧,袁伟
飞跃后仍要促进创新发展 祖艳华,王丽华
科技档案进入市场浅探 裴凤化,任玲,吉庆梅
要适应城建档案管理的转变 周凌凌,李海艳
房地产工程档案的特点和管理 任春芝
建立自己的新闻档案资料库 黄凤茹,任永华
企业人事档案管理应淡化『身份』 赵玉梅,佟笑菊
搞好社会保险档案管理工作 赵玉梅,孙滨
开发利用法院档案资源 秦磊,赵丽影,于德泉
充分发挥科技档案的经济效益 王红梅,魏秀云
荣誉档案的开发利用 梁晓艳,佘丽艳
仲氏谱志进馆前后及其史料价值 中言,马维森,杨淑荣
岁月·硝烟·英雄——记西满革命烈士陵园 关继民
黑龙江将军衙门档案回归45周年侧记 关维
工作动态
为人民谋利益是中国共产党立党之本(上)——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 顺义,庆书
开发档案信息服务党的建设——省档案局(馆)认真总结经验,为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服务
试论网络时代档案信息资源的有效开发 黄达,黄晓丽,王淑英
围绕中心,强化服务,努力实现档案工作新突破 陶长江,史纯燕
档案工作要更好地服务大局 吴景海,冯春艳,赵伟霞
档案工作者要积极迎接知识经济挑战 柳晓絮,耿金玲
档案信息的商品化趋势 王荣莲,尹孝江
建立系统模块管理档案 李冬梅,李亚清
档案缩微技术的发展现状与展望 李海军,姜秀荣
档案法制建设与档案管理机制建设要同步运行 董文杰,张忠祥,崔连华
网络环境下图书馆、档案馆的知识、信息服务 王利群
世纪科怡2000档案管理软件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 吴函伟
应加快档案信息化建设步伐 吴宏志,王莹
企业产品档案应用光盘技术的特点及有效途径 谷乐乐,苏晓丹
应重视微机联网中的技术衔接问题 孙云鹏,张冬梅,韩宏
在开展"村务公开"中推动农村档案工作 孙运才,李树会
工作动态
发挥乡镇经管站作用,抓好村级建档工作 高宏
促进乡企档案工作与乡企协调发展 田饶,吴庆华,季健
国有企业转制档案应规范管理 夏青燕,牟维芬,史建英
认清企业档案工作的走势 赵玉梅,刘艳英
城建规划管理档案的利用 裴晓芳
高校要加强设备档案收集工作 李萍
如何加强高等院校档案的综合管理 徐莉,齐晓兰
改革和完善大学生档案工作 刘红
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危害及对策 贾书梅
加强病案质量管理提高医疗质量 张宇玲
街道档案的作用及管理 何伟若,张轶辉
采取措施,开发利用档案信息资源 王金莉,周桂玲
卫生科技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朱萍,所英芳
加强企业档案人员经济素质的培养 佟笑菊,孙红涛
提高档案馆专业人员素质 韩宏,林晓红
机关公文处理的现状与对策 姚桂华,肖梅
中国农民运动领袖彭湃 刘胜红
庙山古今纪事 侯德泉,任永华
歌唱党——献给党的八十岁生日 庞庆元
关于齐齐哈尔市老工业基地建设的回顾与思考
大庆市企业档案工作调研报告
黑龙江省档案学会2003年论文评选综述 辛连喜
黑龙江省档案学会2003年档案优秀论文评选结果通报
档案价值实现的条件、扩展与转移 胡魁海
加强对撤并村档案管理的监督指导工作 秦铁军,王景军
档案展览的意义、内容、形式和发展趋势 李文彬
浅谈档案工作的与时俱进 谭晓梅,郑秀玲,慈云力
探索建立信用档案的有效途径 王洪伟
努力实践"三个代表"全面创新档案服务 王俊艳,马丽敏
正确认识形势强化五种意识 吴玉杰,高峻松
县(市)级档案馆档案开发利用的制约因素及对策 丛国华
档案员应协调好三种关系 宋静,王杰,迟晓云
不断完善依法治档的科学实践 姚勉
档案信息管理的新趋势 刘晓春
网络环境下的高校文档一体化管理 周丽波,徐春艳
加快档案信息化建设步伐 金红霞,曲晓琳
网络文化与图书馆 程玲,于向东
做好学籍档案管理确保利用需求 曹金秀
科学合理地管理婚姻档案 李权,王敏
加强新时期企业档案工作的对策 何伟,王丹
电算化会计档案的特点 赵希华
积极建立并利用客户档案 郝爽
关于数字化档案馆的几点思考 苏月英
数字档案馆的含义、特征及构建 杨瑛,罗艳丽
认真对待数字化时代的档案利用工作 李文满,孙秀华
为大局服务为发展服务--从档案工作职能看服务中心的能动作用 王笑更,冯翠芝,张治国
提高档案干部整体素质的有效途径 阎先泉,崔连华
档案人员要注重完善自我 王凤荣,李俐华
高素质人才是知识经济时代档案工作的重要支撑 姜澎,田小明
谈档案干部职业精神 汤奎杰,葛宏宇
数字水印技术及在档案利用工作中的应用 雷晓蓉,刘婉欣
走进洪河自然保护区 李冬生
信息传播